《舌尖上的陕西》分集剧情简介第1-7全集大结局

电视剧《舌尖上的陕西》剧情介绍 第5集:厨房的秘密

  煎蒸煮炸熏烤闷炖,陕西人做饭,花样层出不穷。这些做法看似简单,实际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讲究。“蒸”的火候,“炸”的油温,“煮”的时间......每家厨房都有自己特别的秘密。

  大荔带把肘子(蒸)

  所谓“带把肘子”,就一定要“带把”,也就是带着猪爪才行。具体的做法就是要用刀在正中由肘头向肘把沿着腿将皮剖开,剔去腿骨两边的肉,底部骨与肉要相联,使骨头露出,因此这道菜造型十分别致。带把肘子色呈枣红,要保持这种诱人的颜色,在蒸制时一定要控制好火候,这正是对厨师的考验。成功的带把肘子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,品嚼味长,让人欲罢不能。

  带把肘子在《中国菜谱》秦菜部分被列为第一名菜。据传,这道菜源于明朝弘治年间,是一道正宗的官菜,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。今天,陕西大荔仍留有上百年的肘子汤料引子,保留着对这道陕西第一名菜最正宗的传承。

  炸油糕(炸)

  圆如饼,形似鼓,色如铜,香味扑鼻,外酥内嫩,甜香爽口,这说的正是陕西一种家喻户晓的小吃——炸油糕

  印象中,每年端午节,街上的油糕摊旁总是挤满了人。儿时的记忆里,油糕总是黄灿灿的,如果是刚出锅的油糕,外面还会泛着亮晶晶的油泡泡,咬一口,油糕皮真是酥脆地要掉渣。往里一瞧,油糕里烧热的白糖流来流去,十分漂亮。再咬一口,便是又脆又甜的味道了。要炸出好的油糕,对油温的控制非常重要。

  “炸”是再平常不过的烹饪词语,但要炸得酥,炸得脆,却又属于厨房里的秘密。

  牛羊肉泡馍(煮)

  要问牛羊肉泡馍有多好吃,简单地看看历史记载就明白了: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“陇馔有熊腊,秦烹惟羊羹”的赞美诗句。明崇祯年间,西安开设了专营牛羊肉泡馍的“天赐楼”。清末庚子之役,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居西安,曾慕名来此品尝,倍加赞扬。1936年,国民党将领杨虎城将军在西安用牛羊肉泡馍宴请蒋介石。1947年,国民党竞选国大代表时,曾用牛羊肉泡馍拉选票。当时报纸标题有:“君欲竞选国大代,请客先吃羊肉泡”。

  好的牛羊肉泡馍,关键在于“煮”。煮得好,便肉烂汤浓,肥而不腻,香气四溢,食后回味无穷。与肉合烹的“饦饦馍”,酥脆干香,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,随意掰出各种大小的馍瓣。吃牛羊肉泡馍时,陕西人也常常调入糖蒜,或香莱、辣子酱、芝麻油之类的佐料。吃后饮“高汤”一碗,异香满口,顿觉神清气爽,精神倍增。

  石子馍(烤)

  陕西的小吃动辄就有上千年的历史,这其中,历史最最久远的,恐怕要数石子馍了。这是一种被称为“活化石”的馍馍。

  石子馍可以远溯到石器时代,是先民由生食转入熟食之后,用最原始的方法加工制成的食品。之所以称为“石子馍”,是因为传统上,制作这种馍馍要用小鹅卵石。滚烫的鹅卵石烘焙的馍馍,饼面凹凸有致,色半黄,咬一口,松美异常。常见的石子馍有薄厚两种。薄的酥脆,厚的酥软。制作石子馍不需要添加太多调料,为了提味有时会加些芝麻或油脂。制作这种馍馍的诀窍在于“烤”的工艺。烤的太过,馍馍会发苦,烤的时间不到,酥的口感便出不来。

  “烤”,这种原始的烹饪方法,至今仍然丰富着我们的美食。

  做饭的方式看似只有寥寥数种,但要驾驭好,却绝不简单。一间小小的厨房里,蕴藏着的是无尽的智慧和秘密。

上一页   下一页

剧情首页 | 电脑版 | 返回顶部

CopyRight@ 九悦网剧情(jyuew.com)

九悦网剧情提供全球各种最新电视剧分集剧情介绍,电影剧情介绍、演员表等资讯